母亲的娘家路
作者:陈玉琼
说起回娘家,大多数女人必然眼放光彩。不管在婆家待了多少年,日子过得是幸福还是凄苦,毕竟娘家才是生养她们的地方。何况,那里有和她们血管里流着同样血液的娘家人。他们的一声咳嗽、一个梦境、一句挂念都会如电波般迅速传到她们的大脑,令她们辗转反侧,魂牵梦萦,恨不得生出翅膀,立即飞回去。我的母亲也不例外,尽管她已经70多岁,且腿疼不能多走路。自从母亲的继母几年前去世后,母亲一直念叨着那年正月得亲自前去给烧新年香。提起母亲的娘家路,我们都百感交集。尽管,母亲的娘家就在离我家不到四十里的营山县原回龙镇幸福乡。在如今这样一个一天之内就可以跨越大洋彼岸的时代,四十里路不过一小脚油门的事。可在交通不便的那些年,母亲的娘家路总是充满辛酸与无奈。我知道,母亲念叨的目的一方面是对外婆去世的伤感,另一方面是想让我们提前安排好家事陪她回娘家。去年腊月,当哥哥正在琢磨最好最近的路线时,小舅来电话告知从蓬安到丰窦到南溪的公路全线贯通,由此去他们家很近,而且中途要经过一个集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美丽新村兴云村。我们很高兴,最开心的当然是母亲。既可回娘家,又可顺便看看有“营山后花园”之称的新农村,这样两全其美的事,何乐而不为呢?她像个孩子,掰着手指头数着日子。当哥哥说导航未必能找得到新建的乡村公路时,母亲拍着胸脯保证:“小舅说过,过了兴云村就进入她娘家的村道公路,见到 ‘发电站’和‘严家庙’,不用导航眯眼都能摸着回家的路。”
正月初四上午九点多,哥哥和我接上爸妈,驱车从堂房出发回母亲娘家。我打趣母亲,此次回娘家的规格之高,专车接送,三人陪同。母亲笑答,是呀,以前那么多年的苦熬,总算盼来如今的甜蜜和幸福,先苦后甜嘛。一路经由蓬安堂房村去到营山丰窦乡、南溪乡、丰产镇兴云村,父亲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每到一地我们就提前告知。父亲说起堂房和丰窦两地,总是激情满满。他把从爷爷那里听来的故事讲了一遍又一遍。1933年,红军打算渡过嘉陵江没能如愿,只能退至堂房村安营扎寨等待时机。可是,40天快过去了不但没有机会,而且敌人闻讯追击,红军被迫向营山巴中方向撤退。为了掩护大军撤退,阻击敌人,在营山丰窦枇杷岭狗头寨,红军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战斗...在“红军丰窦铺阻击战纪念碑”前,我们陪着父母为那场战斗中牺牲的红军战士久久默哀。
因为这些红色故事,人们牢牢记住了营山,记住了丰窦。不管什么时代,哪有什么岁月静好?都是那些时代的英雄在背后负重前行,才有了人民和平安稳的日子。父亲讲的故事暂告段落,母亲的娘家路故事又如拧开水龙头的自来水哗哗哗地流个不停。
母亲嫁给父亲已经50多年,每次回娘家多有人陪伴,要么是父亲,要么是哥哥或我。步行几十里路,费时四个多小时,爬坡下坎,过河经坝走堤,风霜雨雪,寒冷酷热,辛苦、寂寥,各种不安全因素充斥其间。走过一次娘家路,母亲把陈家沟、大寨门、胖土地、大雁沟、严家庙、发电站等地名念叨很久,以致于我们都已铭记在心。
外公在世时常常自责当初没把好关,把母亲从相对富裕的平坝嫁到贫瘠的山里。当我和哥哥年幼时,他常以吃新米饭、吃嫩苞谷、吃疱汤为由,派舅舅们接母亲回娘家。母亲每次都要带上我们,几十里山路的辛苦行走,总让家人充满怜爱,免不了全家一起叹息,再一起憧憬:要是哪天通了公路、通了车,该有多好!外公终是没有等到这一天,他带着遗憾离世时还一个劲嘱咐母亲要保养好身体,想必他坚信母亲一定能实现坐上车子轻松、快速、愉悦地回娘家的愿望。崭新的水泥路和柏油路的建成通车,那些曾经铭刻于心的地名都降低,甚至丧失了辨识度。“怎么没看到大寨门呢?怎么没看到胖土地呢?”每经过一地,母亲总是疑惑。同时,她也感叹不已:“房子都修得和城里一样好了,公路通到家家户户,家家花草果蔬满园...真好!”众多的娘家路故事才讲三两个,“兴云村”石刻牌已经映入眼帘。果然不出哥哥所料,按着导航指示走过兴云村,在其中一条路上绕了一圈,又回到了石刻牌那里。哥哥又选了另外一条路,却偏离了目的地。哥哥索性放慢车速,让母亲搜寻“严家庙”和“发电站”的身影,转了三五个回合,还是没有找到。再次电话求助小舅,但是作为党的扶贫攻坚的重大项目的“兴云村”就像一个城中村,公路纵横交错,又正在建设中,的确很难分辨出到外婆家的路。只好逮路边人问询,几经周折,终于走上通往外婆家的村道公路。急躁的父亲怪罪母亲:“你说起你能干得很,怎么认不到路呢?”“几十年,改革了几次,到处都变化大,谁还认得到嘛?你也来过那么多次,不是照样认不得吗?”母亲并不生气。如果到老年的时候,还能像父母一样相伴回娘家、一起斗斗嘴也是蛮有意思的事。村道公路虽然有点窄,但是直通家里,也很不错。正月走人户的人多,路上稍显拥堵,摩托车、小轿车不断,但是只要远远望见前有来车,大家都自觉退至宽处礼让。离家越近,母亲与路人甚至植物、动物都熟识起来,一路与人打着招呼,小时跟着母亲回娘家的那种温馨快乐再次涌上心头。四十几分钟后,小舅听到鸣笛声出来迎接,说起找路的经历又是一阵感慨。大舅说从蓬安到营山县城再到丰产乡、幸福乡的路也很好,还可以走蓬安徐家镇、金甲乡再到营山幸福乡。我靠着母亲肩膀说:“条条大路通娘家呀!多好!”
母亲与娘家人见面分外亲切,自然又是一番回忆。大舅再次讲起带小时的哥哥去外婆家的路上,哥哥在下坡路上摔了一跤以至于耳朵缺了一点而让他颤颤惊惊的事情。是啊,那些年代悲苦的故事太多了,谁都可以讲上几大箩筐。
午饭后,原路返家时,哥已轻车熟路,半个小时就到家。很长一段时间后,母亲还特别兴奋:“如今这日子才好,一个小时就往返娘家一趟,腰不疼腿不酸的,以前我做梦都没想到这么大岁数还可以回娘家!”
想去就去,我们随时陪您走娘家路,看娘家风景,续写娘家路故事,哥哥和我异口同声地说。